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 保障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水资源 保障水安全

2015-03-20 10:55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西安日报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Wa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我们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工作时指出:“努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为群众创造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政府应尽职责。”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水利工作的重要讲话,对水利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自觉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加快构建西安水安全保障体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推进以八水润西安工程为统领的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工程水利的发展,统筹解决好水安全问题,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截留雨洪水、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着力创新改革,不断强化管理,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近年来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城市供水不断增长,而城区供水管网老旧,漏损严重,供水安全面临巨大压力。水资源短缺问题在旱情严重时尤其突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构建西安水安全保障体系,就是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安全。

我们要加强水源地保护。以黑河金盆水库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完成黑河金盆水库二期移民安置项目竣工验收。强化水源保护区管理,开展水源地保护区核准和安全评估,启动李家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完善水源保护区的标志设施,加大饮用水源地宣传工作。

要持续推进治污工程实施。新建和改扩建11座污水处理厂,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万吨。以景观湖泊、市容绿化为重点,积极推进再生水设施和管网建设,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量和利用率,全年计划新建再生水取水点10个,再生水管网10公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17%。

要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发展。加快解决我市农村剩余的11.63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新建和改造提高基本农田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平方公里。

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注重节水制度建设,做好《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修改准备工作。出台《西安市城市计划用水考核管理办法》。继续在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炼制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工业企业用水台账。引导工业企业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企业用水效率。

在做好供水调度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涝河引水等10项水源工程。从2013年起,西安市政府决定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统筹水源工程建设。目前,10项水源工程已全面启动,其中涝河引水完成涝惠渠加盖工程,日供水能力8万吨;渭北工业区供水工程建成14.59公里输水暗涵,湾子水厂完成立项审批,年内将启动实施;建成太平峪、高冠峪向黑河引水系统应急补水工程,日新增应急供水能力5万吨;引汉济渭西安供水工程提前1年开工建设,争取2017年调水进西安;涝渭三角洲地下水源地工程正在加快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启动实施。

今年,是实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三五”水利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的建设,全年征收水资源费1.5亿元,封停自备井45眼,地下水回灌量不少于40万吨。

目前,西安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生态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加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更加关键。加快解决水利公共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不足问题,着力提升西安市水安全保障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要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引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树立节约水资源意识,向观念要水、向制度要水,向科技要水。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促进人水和谐相处,早日实现八水润西安的宏伟蓝图,为建设社会和谐、城市宜居、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水务管理保障城市水安全

西安是一座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8立方米,仅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6;但与此相伴的是,用水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浪费水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近几年,我市水务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保障了城市水安全。但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脆弱、水浪费严重、水管理滞后等问题依然未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依然是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水的要求越来越高,保障水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加强城市节水、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就成为弥补西安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西安水务人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探索出一条“向制度要水、向科技要水、向观念要水”的水务管理思路。

向制度要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颁布实施一年来,我市节水法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制定了用水效率指标体系,严格推行节水考核制度,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得到不断强化。为水务管理成立的水政执法队伍去年查处水事违法案件52起。规范了行政审批许可,完成17项行政审批清理,下放3项行政审批权。

与此同时,我市出台了一整套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管控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八水润西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和省政府审查。

向科技要水提高用水效率

在城市建设中,我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等低耗水产业,重点限制淘汰造纸、化工、印染等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着力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继续开展节水单元建设,丰富节水型社会建设内涵。2014年征收水资源费1.05亿元。累计封停自备水井2206眼,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1亿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灾害。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大力普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再生水设施建设,科学实施阶梯水价。持续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共建成2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02.1万吨,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3.5%和76.5%。铺设再生水管道115公里,再生水利用能力达到每日18.5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15%。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雨水利用示范项目30家,总面积324.6万平方米,年可利用雨水总量达59.4万立方米;建成再生水利用项目30家,节水量达740万立方米。

向观念要水每年百万元推广节水器具

从2009年开始,我市每年在市级水利基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以节水器具进校园、创建节水型企业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34%,超额完成省考目标任务。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的城中村大力推广使用IC卡水表,实行分户计量。大力开展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失率。不断强化水情教育,营造节水、爱水、护水良好氛围。转变用水观念,倡导循环用水,推广再生水利用。截至目前,共安排资金约500万元,累计购买并免费发放节水龙头10万余支,节水马桶2000多套,累计收益约5万余户,受到了公众普遍的赞许。

此外,市水务局开展了“地下水保护行动”,使全市地下水位稳步回升,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灾害得到了有效遏制。还积极开展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扶持引导城市雨水、再生水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从2003年到2013年,全市用水总量从17.72亿立方米下降到16.95亿立方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用水量稳中下降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环保部:环评信息将建统一公开平台

下一篇:工业水处理 加强监管倒逼环保加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