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黄孝河清淤进展:齐腰污水一周才会走

黄孝河清淤进展:齐腰污水一周才会走

2012-07-26 10:20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长江日报

深深的箱涵里,污水犹如一条不见底的河流,工人施工往往需用小船帮助。

位于石桥泵站附近的铁路桥施工断面在清淤前的淤塞状况。

这项工作不适合幽闭恐惧症或有任何其他心理障碍者,这项工作也不适合心脏病或有任何其他慢性疾病者,这项工作更不适合对异味过敏或有任何过敏史者,但如果没有人去做这项工作,在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这座城市一定会瘫痪。

中国城市最大排水箱涵——武汉黄孝河箱涵——清淤工程已启动4个月,本报记者昨日清晨在该工程位于石桥泵站附近的铁路桥施工断面探访进度,站在已清理出的百余米箱涵里,听工人们现场介绍作业过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5300米的黄孝河箱涵清淤,要靠清淤工人们一步步地在污水中“趟”出来。

黄孝河

黄孝河是流经汉口地区的唯一河流,一个多世纪来,黄孝河的沧桑变化,印证、记录了大武汉的发展。

100年前

当时汉口地图上,黄孝河是一条“黄金水道”。1861年,汉口开埠,河道拓宽,每天清晨,连绵不绝的黄陂、孝感船队经府河、黄孝河直达六渡桥。

50年前

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黄孝河的航运能力大减,渐渐萎缩成一条小沟渠。沟渠开始承接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城市降雨,不到30年,河水从清澈变成发黑发臭,沦为汉口“龙须沟”。

20多年前

一段“龙须沟”大会战改变了黄孝河,也改变了汉口的版图。1983年5月起,我市历时8年,投入数万人,于1989年11月将原来的“龙须沟”明河改为地下河——长达5.3公里的地下箱涵,从青年路黄孝西路道口起,沿建设大道,至后湖泵站,是汉口的排水主动脉,承接周边76平方公里、约百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及雨水。

如今

马路下的箱涵内仍然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污水和雨水,而箱涵上面却建成通天的大马路,变身汉口“金融一条街”,成为全城的“黄金宝地”。

岸上先全副武装 下水先测有无毒气

在箱涵工作面入口处,记者按照自己的鞋码穿上连体防水服——鞋、裤子、衣服连为一体,面料如雨衣,可防水。两只脚先钻进鞋内,站直,从下到上,将连体服拉起,直至胸部,再交叉扣紧锁扣。

石桥泵站的夏日清晨,空气中浮动着一股下水道特有的臭气,身体在宽松的连体服里适应一下,走起来空空的,还好,不是那么热。把采访本、笔放进贴身一侧的防水服胸兜,说了一句,这防水服设计还很人性化,可以装上香烟什么的。

身侧工程师立即纠正:“箱涵中难免有有毒有害气体甚至易燃气体,严禁吸烟。那个兜用来装小仪器和工具。”后来查资料,发现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1989年4月、1994年4月、1998年3月,箱涵花桥段曾出现过3次沼气爆炸事件,造成该路段多处井盖掀开,有的井盖被气浪“喷”高10米。

施工现场负责人说,清晨下箱涵可能的毒害气体较少,有过滤装置的呼吸器可以对付,而最初施工时,因作业面刚打开不久,施工人员全都拖着条长长的供气管呼吸,同时还要扛上由国外进口的应急气瓶。掂掂那可供30分钟使用、紧急逃生的气瓶约莫五六公斤。

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就花大约五分钟,而几位一同下箱涵的工人已熟练地做好准备。

打开的作业面就在京广线旁。木梯子从作业面伸到箱涵里,放置得比较陡。28岁的蒲元俊来自恩施,他先迅速地顺梯下到箱涵,“趟”着污水在梯边走了走,然后才示意“岸上”的作业人员和记者下梯:原来,小蒲要先用一只手机大小的仪器测测箱涵内的气体情况——别小看这只特殊的“手机”,看上去不起眼、价值却超过3万元。

可能是在作业面站了较久的原因,显然已适应了最初还觉得十分难闻的气味,一级一级顺梯下去,心里数着直到第七时,脚感觉到说软不软说硬不硬的淤积物。

齐腰污水中 臭气熏人走路打漂

双脚站稳在箱涵里,最初的感觉是浑身一紧,倒不是害怕所致,而是箱涵内的污水在瞬间漫过你的腰际,水压将本来显得宽松的防水服迅速变成紧身衣裤。试着不用呼吸器在箱涵里站了一两分钟,就发现把呼吸器戴上后感觉还是要好很多。但脚下沉积了20多年的淤泥因清淤而有了起伏,第一步的感觉犹如踩在棉花上,脚不着地,脚在随着淤泥滑动,身体失去平衡。

两只脚好不容易找到平衡,又感觉一直往下陷,一会儿,“脚脖子”就陷在泥巴里。前行十分困难,一只脚要牢牢地钉在泥里,一只脚用力拔起,向前迈一小步,站稳后,再拔另一只脚。双手举过肩,左右摆动保持平衡。整个过程犹如红军战士过草地。

领头的师傅介绍,刚刚开始清淤时,他们经常到遇到深至膝盖的淤泥,半个身子都泡在泥巴里。

据说,一般人要在水里走一个星期后,才能行动自如一点。

5300米清淤 一步步“趟”出

作为文字记者还可以用上呼吸器在采访间隙改善一下肺环境,同行的摄影记者端着相机,努力地保持着身体的平衡,还要抢拍作业画面,根本就无法戴上呼吸器。

深入前行一段后,箱涵内水越来越深,领头的师傅唤来一条铁制小船,船里放了一大卷蓝绿色胶管,师傅说,在京广线下的水泥废弃物清理后,再往箱涵深处清淤就得靠这些管子了:把它们的一头埋进淤泥中,用加压设备把泥、水混和物抽到前端沉降池,然后再加压输送到泥、水分离设备中,水排入黄孝河明渠,而淤泥则成为半干燥的黑沙从设备另一端吐出来。

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5300米的黄孝河箱涵清淤,要靠清淤工人们一步步地在污水中“趟”出来。

全副武装在箱涵内呆了30分钟,头顶不时有列车碾过的呼啸,身旁是偶尔鼓出几个气泡的污水,脚底是层薄薄的淤泥,鼻子渐渐对周围的气味麻木。

别说要靠人工把管道一米一米地伸向箱涵更深处;更别说要手持风镐破拆如桥墩般壮实的桩基,就是在箱涵里站着,走那么几步,就有些让人受不了。

拾梯而上,从箱涵污水中爬上岸,才知道“脚踏实地”真好;摘下呼吸面具,感觉空气真爽;脱下连体防水服,只留下一身的汗水和臭味,脸上、手上还沾有污物……

而记者注意到,作业工人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依然有说有笑,他们也有脚下打滑的时候,也有污水溅到脸上手上的时候,但他们显然已习以为常。
此次清淤是国内第一次对大型城市排水箱涵进行彻底清淤,施工由“华亚建设”公司担纲,该公司曾参与三峡大坝建设。

为尽量减少交通影响和扰民,施工单位决定采取史无前例的接力方式,将箱涵的淤泥全部吸至最尾端的出口处,再进行处理。也就意味着,最远处的淤泥要被传送到5000多米外。由于距离太长,施工方首创接力传送的方式,在传输管道上安装若干个加压泵,不断地加力。为提高速度,40多人轮流作业,停人不停机。

昨日,现场清淤人员称,箱内垃圾五花八门,而难啃的垃圾多是人为扔进去的。

作为一条承纳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水渠,生活类的杂物,如小塑料袋、卫生巾等不足为奇。令人惊奇的是,在铁路桥下的箱涵内,竟然出现一根长约2米的铁路枕木、两人合抱的水泥桩头,重量超过5吨、未用的成捆电线……

清淤时还发现一些不规则的、光滑的水泥块。有经验的施工工人介绍,这是工程建筑时排出的水泥泥浆,慢慢堆结而成的。据江岸区水务疏捞工人反映,许多建筑工地将建筑泥浆直接排入下水道中,最后汇入黄孝河箱涵。

黄孝河箱涵清淤后处理的7万立方米淤泥,并不是废物,可以再利用,变废为宝。昨日,施工单位称,处理后的沙粒可用于回填土或堆肥。

记者在石桥泵站看到,泥浆经脱水处理后,水泥分离,淤泥变成一颗颗的沙粒。“这种沙粒和普通的河沙成分相当,完全可以作为建筑的回填土”,施工单位负责人抓起一把沙粒说。与普通黄沙相比,这种沙粒是黑色的,有一点异味。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泥沙,实施了消毒杀菌,也可以进行堆肥,转化为有机肥,种植花草树木。

>>>人物

清淤人的“地下工作”

参与黄孝河箱涵清淤的40多名一线工人,全部来自外地,他们顶着危险,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疏通着武汉市的地下大动脉。让我们记住他们!

“蒲家军”,是工人们对蒲家父子5人的爱称。父亲蒲心位,57岁;老大蒲元超,34岁;老二蒲元坤,32岁;老三蒲元奎,30岁;老四蒲元俊28岁。他们来自湖北恩施市。

10多年来,父子5人跟随着华亚建设公司常年在外奔波。“只有春节时,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蒲元超说。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蒲家父子在工地上分兵把守。父亲蒲心位负责看守场地器材,兄弟4人则轮流下水清淤。

四弟蒲元俊年轻勇猛,是“探路先锋”,每天要带着气体检测仪,率先进入箱涵,检测气体是否安全。如果检测仪报警,就立即撤退。如果安全,才通知后面的人进入施工。

黝黑的皮肤,一块块的肌肉,高高的河南南阳人徐清迅一看就是猛男。“这身肌肉是干出来的”,39岁的他看上去显得有点苍老。

铁路下的箱涵内,堆积了一堆“大块头”,有直径1.5米,长4米、重达5吨多的水泥桩头;面积10平方米、厚30厘米的水泥台、整包未用的水泥结成的块……

现场狭窄、坡陡,大型起吊机械无法进入。

徐清迅带着20多位“兄弟”,手持风镐一点点地“啄”,把大块碎成小块,然后用编织袋兜着,挂上葫芦滑轮,用人力拉到地面上。

连续28天,徐清迅头顶烈日,汗如雨下,喝口水接着干。手臂震麻了,歇口气接着干。他的脸被飞起的石子划伤,脚被钢筋扎破,却没有休息一天。“啃下这块硬骨头,休息也安心”,徐清迅美美地说。

48岁的湖北汉川人袁建平,是现场工作设施的保护员——不让编织袋等杂物进入吸泵内,防止泵机受损。

箱涵淤泥中的杂物很多,如编织袋、衣服、塑料袋、卫生巾等。这些物体一旦被吸入吸泥泵内,就会将泵机紧紧缠绕,直到转不动,而烧坏电机。

“刚开始时,一天竟然烧坏6台泵机”,袁建平说。于是,袁建平担当起泵机保护员,坐着一条小铁船,进入箱涵,手持木钩,专门打捞飘浮的编织袋等杂物。如今,泵机损坏率大大缩减。


上一篇:污水直排是造成东海污染重要原因

下一篇:“感知杭州 感知幸福”商达环保联合采荷二小寻访幸福之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