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3月22日世界水日 蓝皮书保北京绿色出行

3月22日世界水日 蓝皮书保北京绿色出行

2013-03-22 09:21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

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这是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可以意识到:向人们提供纯净饮用水的切实努力和世界范围内对于水问题的认识提高,能够帮助我们在水资源问题上,做得更出色。

3月19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正式发布(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以及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发改委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完成。

报告首次对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承载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数据。其中,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已达2018.6万人,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已经超出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已达2018.6万人,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已经超出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水资源仅能承载4成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开发建设强度不断扩大。如北京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日益提高,年均以0.4%的比例增加,而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北京市山区面积广阔,生态用地要求大,因此,后备土地资源空间已非常有限。

综合承载力北京超警戒线

蓝皮书根据其所构建的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承载力模型,北京分值为1.38,超过警戒线,表明城市综合承载力处于危机状态,主要原因是城市承载压力过大,而城市支撑力随人口增加而下降。河北省为0.96,表明综合承载力尚有有限的发展空间,但基础脆弱。天津介于京与冀之间,2010、2011年综合承载力略微大于1,说明天津综合承载力已达到警戒线,如果进一步恶化,将难以承载目前的人口规模及其经济活动。建小城镇可缓解承载压力

专家认为生态环境对北京发展的影响最大,但同时水资源、土地、交通设施都是“短板”。天津的主要制约是土地、生态和水资源。对于河北而言,由于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行政地位、城市化水平等方面有巨大落差,使河北的综合承载力尽管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略有优势,但其他方面整体居后。专家认为,面对这样的综合承载力数据,根本措施是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其中加快大都市周边的新城及中小城镇建设是疏解中心城市承载压力的根本之策。

上一篇:净水器选购有诀窍 “净心”才能“净水”

下一篇:武汉市民疑地铁站直饮水不干净 洗手多过喝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