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广州将监测地表水抗生素指标

广州将监测地表水抗生素指标

2015-01-23 09:53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新浪新闻

广州市环保局召开发布会发布《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据悉,去年全年广州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2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微克,是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中浓度最低的,广州昨起新增5个空气监测点。

市民最关注的是流溪河备用水源地调整后,广州如何保护这条母亲河?据悉,广州未来两年将在流溪河沿线设4个自动水质监测点,并在未来纳入实时发布,接受公众监督,此外,广州还拟开展对水中的抗生素类别进行监测。

空气情况:去年广州超七成天数达标

数据显示,2014年广州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2天,同比增加2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7.5%,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其中优61天、良221天、轻度污染67天、中度污染14天、重度污染1天,未出现严重污染。

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中,除了臭氧外,其余五项全部呈下降或持平,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0倍,比2013年下降4微克。市环保局发言人、副局长谢明表示,去年做的广州PM2.5的源解析工作在去年12月通过环保部的专家论证,结果与以往的分析判断基本一致,燃煤和工业排放占PM2.5的约1/3,机动车排放占到1/4,扬尘、生活面源污染、生物质燃烧等各占10%左右。

要现“广州蓝”不会仅靠风吹

谢明表示:“去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比较好控制和减少,在比较好的气象条件下,空气质量有了比较好的提升。广州的蓝天确实越来越多,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未来‘广州蓝’不仅仅靠风吹,而是靠实干使得‘广州蓝’成为常态。”

据悉,去年广州在工业减排上,完成全市所有42台燃煤机组及自备燃煤发电锅炉的脱硫脱硝除尘升级改造。完成两个电厂燃煤机组的“超洁净排放”改造,污染排放基本达到燃气标准,完成1000台燃煤、燃重油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机动车减排上,从2014年1月、7月起分别推广使用国Ⅳ标准车用柴油及国Ⅴ标准车用汽油;黄标车限行区面积达528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52%,全年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8.7万辆。广石化公司也实行新技术改造,预计全年可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60吨。

水源调整:流溪河下游不再作备用水源不影响流溪河保护

近日,市水务局编制的广州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修编)开始进行公示,其中提出流溪河下游不再作备用水源,备受关注。昨日,市环保局首次回应表示,水务部门对供水水源调整后,环保部门会对流溪河下游的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调整,这需省政府批准,且调整前会有公众参与环节。

谢明说:“目前由环保局牵头正在做广州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处于方案研究和论证阶段,会按照程序推动。上次广州的水源保护区调整是2011年,我们会根据依法依规、科学调整的原则进行。”谢明表示,国家有明确的备用水源规范,广州会从饮用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此次调整,不仅有调减,也有调增,例如新增牛路水库等,就是为了保证备用水源地安全。

那么,未来流溪河下游不再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后会不会减弱保护力度?谢明说:“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流溪河保护条例》中对流溪河保护工作已经做了明确的保护要求,确认水质保护目标。为了将不断提高流溪河周边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水排放,加强各断面的监测。对流溪河的保护已经上升到广州的战略高度,不会因为这样的调整受到削弱。”

河涌水质:棠下涌、深涌连续8个月黑臭

据悉,从去年5月开始,市环保局每月定期发布全市60条主要河涌的水质监测情况。从8个月的情况看,60条河涌中,19条河涌达到或优于Ⅴ类(其中17条河涌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棠下涌、深涌这2条河涌连续8个月均存在黑臭现象,28条河涌偶尔出现黑臭现象。劣Ⅴ类河涌中,属劣Ⅴ类-1至劣Ⅴ类-5的河涌数量分别为7条、15条、5条、2条和12条,,两成河涌水质最差,为劣Ⅴ类-5。从监测情况看,河涌水质改善情况并不明显。

未来拟对抗生素指标进行监测

此外,去年珠江水中检测出抗生素的消息引发关注。当时,环保部门表示,广州并未对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进行过抗生素的检测,因为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不过,谢明昨日表示,目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迅速与中科院地化所等单位合作对一些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之后迅速制定计划,“目前没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正在开展抗生素类指标检测方法研究,要对广州地表水中主要的抗生素进行监测。

环保部门还将主动协调农业、卫生、药监等职能部门,从源头上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控制。”据悉,预计8~9个月的时间,能把检测方法建立起来,年内争取开展监测。

土壤污染:

计划对土壤情况全面普查

做到更多信息公开

土壤污染,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记者注意到,在环保部门每年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中,讲述了空气、水、声环境、辐射环境四大问题的情况,但对土壤问题一字未提。

对此,谢明表示,广州对土壤问题就一些专题项目做过零星调查,尤其是针对工业场地,要求对土壤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分析,但对整个区域的土壤情况没有系统普查。

下一步计划全面摸查后,未来土壤信息会更加公开,国家环保部正在制定“土十条”,会对土壤监测、治理修复会作出一些明确的要求。

上一篇:两会瓶装水不妨“实名制” 倡导节约用水

下一篇:北京市水务局:区县治污差 今年必挨罚

分享到